日前,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在媒体撰文指出,目前大学生的学风存在一些突出问题,比如不少学生存在“混日子”的心理,满足于现状、得过且过,上课不认真,平时不抓紧,考试靠“突击”,甚至沉溺于网络世界,迟到、早退、旷课等比比皆是,缺乏科学精神,无视学术道德,存在论文抄袭、考试作弊等行为,如此等等。
董奇校长认为,造成学风不正的原因既有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,动力不足,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,以及能力不足等,也有教师职业意识淡薄,缺乏责任感,只“授课”不“传道”,只“教书”不“育人”,投入教学的精力有限,教学手段单一,存在照本宣科现象,疏于对学生学习指导、督促与考查等,还有学校缺乏有效的引导、激励制度以及考核评价体系,教学改革、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不够规范,自主学习环境还有待优化,等等。
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,从大学生学风上看到国内名校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,并找到诸多成因,可谓志存高远,眼光敏锐。但问题是,由上述几方面入手,是否真能治得了学风不正的顽疾?
“教不严,师之惰”,大学生在校园里表现不佳,大学当然有责任。董奇校长指出的大学在教学和管理上的种种疏漏之处,确实不同程度存在。不过,尽管学风问题表现在大学内,其形成却是在中学里。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的以应试为目的的基础教育,同要求自主学习和创新思考的大学教育之间存在巨大落差。不在中学阶段解决问题,进了大学木已成舟,再要改进就事倍功半了。
今日中国基础教育中的许多教育工作者,忙忙碌碌在为学生进大学准备一块敲门砖。他们很少思考:一旦学生成功进入大学,敲门砖失去意义之后,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支撑学生继续学习?
孔子说过,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”。这里所说的“志于学”不是立志考入哪所知名大学,而是知道人生应该有追求,必须不断提升生命存在的境界,而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。但今天的一些中小学和家庭,很多时候教导孩子的只是进大学,要求高一点的则是进好大学。为什么要进大学,进大学意味着什么,不是语焉不详,就是极端功利:争取一门好职业,赚大钱,买房子……
学习本身不是目标,学习从来没有自身的价值,只是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——对学习作如是狭窄认知、将学习设定在如是卑微地位的学生,一旦借助“题海战术”进入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之后,很可能在获得巨大成就感的同时,以为一生事业已告完成。无论可能还是不可能,如此功利而且短视的目标定位都不足以支撑人的一生,甚至不足以让学生有动力在大学中认真学习。相反,为进入大学而强调“刻苦学习”过了头,只会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本能地产生对学习的反感。在12年基础教育中压制青少年喜欢游戏的天性,扼杀他们热爱探索的冲动,毫无通融地将他们淹没在枯燥乏味的题海之中,12年后却突然要求他们主动学习、热爱学习,这可能吗?
不过,从“教书育人”的神圣使命出发,大学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,应当迎难而上。为此,大学首先需要唤醒新进的大学生,帮助他们迅速调整自己,重新树立人生目标。学生看得远了,才能为当下的学习生活找到合理定位。在此基础上,还可以为大一学生专门设计一系列“过渡课程”,从教学方法、课堂管理到课外指导等各个环节,引导他们顺利进入大学的自主学习,养成自己观察、设问、思考、分析、论证的习惯。这一步做好了,昨日的中学生有望从学习中重新找到意义和乐趣,从而获得充沛的学习动力,形成良好的学风。
最后,需要指出的是,哈佛大学图书馆彻夜灯火通明,那里的学生并非个个都在“苦读”,更多的只怕是乐在其中。而学生对学习的体验苦乐不同,恐怕比表面上的学风差异,更能反映国内名校较之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之大
来源于:中国教育报